大力減稅,韓國也通過了“芯片法案”
- 發(fā)布時間:2023-04-03 09:57:48
- 瀏覽量:1079
來源:半導體行業(yè)觀察編譯自heregister
韓國通過了一項立法,在一項被稱為“韓國芯片法案”的法案中為其半導體公司提供稅收減免。與此同時,該國貿易部長再次抱怨韓國公司獲得美國資金的標準令人難以接受,這可能表明全球芯片市場保護主義日益抬頭。
為提高稅收減免水平,韓國國會通過了《特別稅收限制法》的修訂法案。減免將給予投資于該國半導體生產和其他戰(zhàn)略產業(yè)的公司。
這些稅收減免似乎與早先關于韓國政府計劃的報道基本一致,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等大公司將對半導體制造等戰(zhàn)略技術的投資提供高達 15% 的稅收抵免,高于之前的 8%。據(jù)韓國先驅報報道,將扣除率從 8% 提高到 15% 將為當?shù)匦酒袠I(yè)節(jié)省約 2.5 萬億韓元(19 億美元)的稅收。
對于中小企業(yè),稅收抵免率將從 16% 提高到 25%,此舉旨在促進國內對關鍵技術領域的投資。
此舉是在韓國政府本月早些時候宣布計劃向包括半導體和電動汽車在內的幾個關鍵行業(yè)注入現(xiàn)金之后做出的。作為這些計劃的一部分,三星表示其目標是在未來 20 年內投資 2300 億美元在當?shù)匦陆ㄎ寮野雽w工廠。
韓國并不是唯一提供此類稅收減免的國家或地區(qū)。1 月,中國臺灣——半導體巨頭臺積電的所在地——通過了類似的立法,允許其島內芯片制造商將高達 25% 的年度研發(fā)費用用于稅收抵免,以確保臺灣在芯片制造領域的持續(xù)領先地位。
美國去年還通過了 CHIPS 法案,授權提供 520 億美元的資金以振興其境內的半導體制造業(yè),而歐盟正在按照自己的步伐推進《歐洲芯片法案》,以釋放 430 億歐元(460 億美元)用于建設能力和創(chuàng)新,以減少歐洲對其他地方芯片供應的依賴。
危險在于,所有這一切都可能演變成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補貼競賽,這種危險被認為是真實存在的,足以成為歐盟-美國貿易和技術委員會 (TTC) 會議討論的主題之一,該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協(xié)調方法到兩者之間的全球貿易、經濟和技術問題。
你不能再依賴全球電子供應鏈了
這也可能是全球芯片行業(yè)保護主義抬頭的跡象。雖然美國 CHIPS 法案的資金理論上對其他國家的公司開放,但韓國的 SK 海力士抱怨這個過程過于繁瑣,該國貿易部長警告說它有附加條件,需要詳細披露關鍵技術和財務信息。
據(jù)路透社報道,臺灣臺積電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該公司發(fā)言人表示:“有些條件是不能接受的” 。
Gartner 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副總裁 Richard Gordon 告訴我們,他認為新的芯片補貼不應被視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保護主義。“更多的是創(chuàng)造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環(huán)境,以在全球范圍內競爭,并努力在關鍵技術供應鏈中實現(xiàn)更多的國家自給自足,”他告訴我們。
“但是,是的,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政府意識到他們必須關注這些領域的政策制定,而不是依賴全球電子供應鏈來提供解決方案,”Gordon補充道。
IDC 歐洲高級研究總監(jiān) Andrew Buss 對此表示贊同,他說:“我認為這可能有點保護主義,但更多的是鼓勵大規(guī)模資本投資以在該地區(qū)建設尖端晶圓廠,以實現(xiàn)更多自我-該國半導體和技術產業(yè)的充足性。”
本月早些時候,退休的臺積電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警告稱,芯片行業(yè)的全球化實際上已經結束,因為美國遏制中國的努力導致全球供應鏈分裂。
“在我看來,毫無疑問,在芯片行業(yè),全球化已經死了。自由貿易并沒有那么死,但它正處于危險之中,”Chang 說。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以及網(wǎng)友投稿,本網(wǎng)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意為分享交流傳遞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lián)系本站,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
